茅台为何一直坚持人工制曲?

2023-07-12

图片


国威集团老会址酒 — 陶和平(制曲总监)

原茅台酒厂唯一的脱产制曲师,制曲技术副主任国家一级技师。


图片

曲为酒之骨,水乃酒之魂。一瓶茅台酒的诞生,除了得益于茅台镇特有的自然环境,更离不开其神秘的“制曲”工艺。
在高度机械化的今天,茅台酒的制曲工人为何仍然坚持采用人工制曲?上世纪70年代与现在的制曲方式又有哪些变化?这其中的故事将由制曲退休员工陶和平老师和我们分享……


图片


陶和平:我一直在茅台酒厂从事制曲工作,直到退休。上世纪70年代我们刚进厂的时候才两个车间。每天就在车间跟着老师学习。那时的制曲还是采用厂里自制的撞杆式打曲机,一边铲一边撞,撞好后用一把长刀把曲块切断成型,就像压砖机一样。

图片


到了1988年厂里扩建,招了很多职工。由于人工制曲比机械制曲出来的效果更好,招工后劳动力也更充足了,厂里为了进一步提高质量,就恢复了人工制曲。因为人工制曲的松紧度会更合适,发酵更彻底,香气更足,曲越好酒就越好。茅台一直非常重视质量,从那次之后人工制曲就一直延续到了现在。


图片


相比之下,人工制曲的工作量应该会更大对吗?

陶和平:当然,以前机械踩曲时只需要三个人,一个投料、一个切料、一个包曲块,一块完整的曲子就成型了,人工踩曲的话全程就需要十来个人,投、运、踩等等。劳动强度确实大很多,但通过实验下来人工制曲出来的效果确实更好。
我们踩曲也有要求和规定的,生产茅台酒的曲块要求是四边紧,中间较松,呈龟背形,四周饱满,光滑美观,这种才算合格。这样的形状更利于发酵,通过进仓高温发酵,曲块就自然产生了很多香气成分。


图片


我们刚进厂时是人工搅拌曲料,曲料放在一个大铁锅里,两个人不断地搅动,将水分搅匀,然后另一拨人来踩曲制曲。那时候工作强度很大,从清晨工作到下午是常有的事。
我们刚进厂时,产量大概是700吨,第二年到了1000吨,再之后提升到1200吨,一直在增加,现在产量相当于我们进厂时的几十个茅台酒厂了,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工业化企业。曾经的老建筑也几乎看不到了,现在还剩下老库房后面的几栋和茅酒之源、二车间这些。

图片


制曲工作这么多年,有没有遇到一些什么困难?
我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1988年之后开始的楼层发酵,就是二楼发酵。最初在四车间尝试二楼发酵,结果出现了白曲多黄曲少、香味较淡、部分水分不匀的情况,那时我天天都蹲守在楼层发酵的生产房里,反复思考研究,最终找到了问题所在,曲块踩出来之后不需要长时间摊晾,一收完就收仓进行发酵,这样操作下来各项指标就达到要求了。并且这个方法一直延续到了现在。
最后我想说:茅台养育了我,我这一生也奉献给了茅台。


图片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