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对于白酒爱好者来说,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“味”的问题。
就算是有了好酒,也不一定能品出其中的味道。
在众多香型中,酱香酒因其复杂而又饱满的味道而备受喜爱。
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白酒经过一次次的升级蜕变,形成了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的格局。
对于很多人来说,酱香酒的味道为什么这么复杂又饱满呢?


酱香酒的香味物质
酱香型白酒内含1600多种风味物质,是目前世界上风味物质最复杂的蒸馏白酒。
经过窖藏,在交换和转化风味物质后也才达到1200多种风味物质。茅台酱香酒在酿造过程中,使用纯粹天然发酵、自然生香,就产生如此多的风味,到底是怎么做到的?
酱酒的香气是,较丰富的复合香味,所以每个人喝出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。而这些香味的主要来源是酸、醇、酯、醛、酮等各种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。酸也是最容易被感知的气味,他有呈香、助香和缓冲平衡等作用。
酱酒内的醛、酮类化合物的气味特征不仅会赋予酱香洒一些焦香和糊香的特点。这些芳香族化合物,即使含量很少,但呈香作用依然很大。
酱酒内的酯是一种具有芳香性气味的化合物(大多呈现果香),它是酱酒中重要的芳香物质,能决定香气的品质,是决定洒体的品质的重要因素,同属香气物质的醛酮类化合物,在酱酒中的总量很高,远远超过其他各类香型的白酒。


酱酒中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
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,又称超氧化物歧化酶,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抗氧化酶,它可以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。酱酒中 SOD的含量远高于其他酒类,这也是酱酒香气和风味得以独特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SOD是一种生物酶,在人体内没有任何作用,但是在自然界中却非常活跃,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生物医学领域。SOD活性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抗氧化能力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。
此外,酱香酒中 SOD含量还与其贮存时间密切相关,即贮存时间越长, SOD活性越高。

' fill='%23FFFFFF'%3E%3Crect x='249' y='126' width='1' height='1'%3E%3C/rect%3E%3C/g%3E%3C/g%3E%3C/svg%3E)
清香型白酒以高粱、玉米、小麦等为原料,采用麸曲或小曲作为糖化发酵剂,固态发酵、蒸馏取酒,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。主要代表产品山西汾酒、河北衡水老白干、四川宜宾五粮液等。
清香酒的窖池,就是地缸。
地处北方的山西省,冬冷夏热,四季温差大。有着几千年酿醋史的山西人,造缸手艺一流。为了稳定酒体发酵时的温度,创造性地把缸埋到恒温的土里。
山西酿酒的地缸,就是烧制的陶缸,气密性好,环境中的微生物很难进入。地缸缸口与地表齐平,用石板封口,再次防止外界微生物进入。
地缸的双重密封性,再加上清香酒酿造时间短,只有一个月左右,所以环境中的微生物很难影响酒体风味。
这就导致了粮食酿造出来什么味儿,酒就是什么味儿。

浓香酒的泥窖,就是窖坑上上下下全用黄胶泥糊成。
与陶缸相比,从地里挖出来的黄胶泥本来就是有微生物生长的。泥窖能使微生物有一个很好的附着载体,并让微生物在窖泥内代代繁衍。
泥窖由全是一样材质的黄泥组成,就意味着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变化都差不多。浓香之所以浓,就是因为同类香型多且集中。同类香型集中,就是受到了窖池材质同质化的影响。
浓香型白酒和酱香酒一样,同样是发酵出来的,但这两种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和原料完全不同。
浓香型白酒属于多粮固态发酵白酒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纯粮食酒,其生产工艺为:大米、高粱、玉米、小麦等谷物为原料,经粉碎后加入曲料,在泥窖中进行高温发酵,随后经过蒸馏取酒。在这个过程中,原料中的淀粉和糖分被转化为糖化酵母菌和发酵菌,从而使淀粉转变成糖类。
浓香型白酒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呈香物质,比如乙酸乙酯、己酸乙酯、乳酸乙酯等。这些呈香物质可以用来调整酒体的味道,也可以作为调味的一种手段。所以在浓香型白酒中也会有很多不同的香味物质。我们所熟知的“粮香曲香、糟香浓郁”等都是浓香型白酒所独有的。


酱香:中间石壁上下泥,孕育三种典型体
在漫长的发酵过程中,在窖池底部形成了一层厚厚的石壁,这些石壁上布满了微生物,与窖泥形成一个生态系统。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整个酒曲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它们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,生成香味物质和醇类等。在这些微生物的作用下,酱香酒的香气成分复杂多样,既有醇、酸、酯、醛、酮等几十种典型体,又有几百种未知成分。
酒体中包含了芳香物质、醇类、酸类、酯类和醛类等多种成分。这些物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,所以人们才说“酱香酒是复合香气”。
由于酿造工艺和时间不同,酱香型白酒底层泥底无氧,中层石壁少氧,顶层窖面有氧。酱香酒的酒体也因此分为三种典型体,窖底、醇甜和窖面的酱香。

坤沙工艺指的是以优质高粱为原料,采用大曲坤沙工艺酿制,需经9次蒸煮、8次发酵、7次取酒。“一年一个生产周期,两次投料,九次蒸煮,八次发酵,七次取酒”,这就是坤沙工艺的由来。
“坤沙酒”是酱香酒中的极品。它采用100%的高粱酿造而成,而且高粱颗粒必须为红缨子糯高粱。红缨子糯高粱颗粒坚实、饱满、均匀、皮厚且硬,粒小皮厚。红缨子糯高粱淀粉含量高达75%以上,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0%以上,单宁含量高达3%-4%(以五年为例),且单宁含量稳定,能够形成独特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。
这样的红缨子糯高粱在酿造时不易破碎,完整地保留了酱香酒的精华。因此,“坤沙酒”喝起来口感更好。
红缨子糯高粱粒小皮厚,淀粉为支链分子结构,呈网状分布,一次很难蒸透。故此茅台镇坤沙酱酒工艺中,需要进行九次蒸煮。
每一轮蒸煮,粮食的糊化程度都不一样。因此每一次蒸完加曲,放入窖池中发酵的程度也不一样。
前两次粮食糊化程度太低,发酵程度也低,不取酒,所以坤沙酱香工艺要取七个轮次酒。
这七个轮次酒,因为粮食糊化程度和发酵程度不同,味道也不尽相同。简单来说,就是前几轮酸,中间几轮甜,后面几轮苦。
每一轮次酒,又分窖底、醇甜和酱香这三种典型体。七轮次酒,就要分别取出21个不同的酒体风格。
所以,坤沙酱香酒香型复杂,从取酒这一点上,就已经是冠绝天下。

融合:四轮勾调定香型,多年坛储更升华
“三分酿,七分藏”,陈年的老酒,经过时间的沉淀,在口感上会产生微妙的变化。老酒是靠时间来酿造的,经过长时间的存放后,各种香气物质和风味物质逐渐增多,酒体变得醇厚、协调、细腻。因此老酒才会更好喝。
酱香酒坤沙工艺每一轮次取出来的酒,因为入口冲、味道单薄,都不能直接喝,需要勾调和存放。
勾调的目的就是让不同年份的酒融合在一起,让“酸甜苦辣涩”五种味道和谐共存。除了新酒互相勾调之外,酱香酒还会加入老酒,补充醇厚口感,让酒体风格更立体。
勾调之外,还需陶坛存放。

酱香酒的存放不是静态的放置,而是微生物一直作用的奇妙反应。
酱香酒陶坛存放的过程中,低沸点的杂醇会挥发掉。乙醇和水发生分子缔合,形成大分子物质,产生挂杯现象和醇厚口感。
为了达到口感的和谐饱满,坤沙酱香酒的代表茅台,每一滴都需要酿造一年,勾调四轮,储存四年以上。
酱香酒之所以能够有独特的口感和香味,与酿造工艺、原料、储存环境等都有密切的关系。正是因为这些原因,酱香型白酒才能被称为“世界上最好的蒸馏酒”!
